2018年荣获省级示范性养老机构、省级示范性医养结合机构、无锡市医疗行业信用等级A
养老热线:0510-85068260

NEWS

新闻中心

这届年轻人攒钱,是为了养老院自由

日期:2019-04-23 09:02来源:光明网作者:admin阅读次数:

无锡太湖今夕延年护理院,无锡养老院,太湖新城养老院,无锡敬老院,无锡护理院


无锡养老院无锡护理院)2019年4月23日讯 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只是看个综艺,却莫名其妙被种草了养老院。

事情的起因是《我们的师父》这档综艺最近开播,四个青年明星去老艺术家牛犇的住所,拜他为师。

结果,观众的关注点集体跑偏——

好家伙,牛犇老师住的老年公寓有点牛啊。

他虽然独居于此,但拥有一个容得下四五个人做客的宽敞客厅+饭厅。

 

卧室也不小,还是张双人床。整体环境窗明几净,看起来很适宜居住。

 

光是这独居的条件,就让很多每月花三四千租一间卧室的北漂青年流下羡慕的泪水。

除此之外,这所老年公寓其他方面的条件也让屏幕外的年轻人感到谜之向往。

老人们一起吃饭的饭堂长这样↓↓↓

 

还有老人集体活动的场所,大家可以一起打个牌、做个手工、唱个歌什么的。

 

甚至还有用来锻炼身体的健身房、乒乓球台等设施。

 

屏幕外又宅又不甘寂寞的年轻人看了这样的老年生活,已经蠢蠢欲动:

要是我老了之后能跟三五伙伴一起住进这样的地方,那简直不要太幸福啊!

 
 

不过这个梦醒得很快。

节目播出后,这家老年公寓的信息马上就在网上被扒出来了——猜也能猜到,名人会选择居住的老年公寓,条件还这么优越,怎么着也得是个敬老院中的百岁山。

根据网上的信息,这家老年公寓价格不菲,光是“卡费”就至少得花费50万,权限最高的高达150万。而不同房型的年费,最高可达8万多一年。

 

节目中牛犇老师还跟几个后辈明星开玩笑说,“你们耐心地活着,这个地方等着你们”。

普通人只好苦笑一声:打扰了,告辞……

 
 

住是住不起,不过这个话题却开启了年轻人关于养老问题的一场讨论。

节目中,几个年轻明星跟牛犇讨论养老院时提到,现在舆论好像依然普遍认为,是那些子女不孝顺、没人管的孤寡老人,才会住养老院。

要不是没办法,谁会甘愿住养老院?大概是这个意思。

 

也有网友质疑,“牛犇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还要住老年公寓?”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也是对这种观念的印证。

但牛犇老师说他选择住老年公寓完全是主动的,他本来是想等老伴儿病好了之后两人一起来享受,没想到老伴去世了,只好一个人独居于此。

 

其他年轻明星不解:您在家里的条件一样很好,也可以请保姆照料生活,为什么会觉得在这里更舒服呢?

但牛犇解释说,就拿请保姆来说,你很难保证对方一年到头都专注为你提供服务,但在老年公寓,各种需求随时都能被满足。

一言以蔽之,虽然花的钱不少,但换来的是各个方面更为专业的管理和服务。

 

这种观念的转变,在现实中也是有迹可寻的。

据以往报道,中国老人一般会因为很多原因抗拒住进养老院:不想被人管着、失去自由,住别的地方不适应,不想和居住地的老朋友们分开,怕儿女被外人指指点点“不孝”,等等。

 

但2018年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,被访的60岁以上、城市独生子女父母中,有超过40%的老人将来打算住养老院。

在被调查者中,女性、受教育程度为高中/中专、离异或丧偶、东部省区、健康状况不差、常和朋友聚会聊天的老人,愿意入住养老院的意愿更明显。

关于“社区养老”的新闻报道则显示,逾30%的独生子女父母表示需要社区提供的相关养老服务,例如组织文娱活动、老年餐桌、上门看病/送药等。

这些父母的选择也许是不想给独生子女更大的负担,也许是有群居的情感需求。总之,不论出于什么动机,父母们在变得更想向社会寻求养老的支持。

 

对于现在婚恋观、生活观都有很大变化的年轻人来说,对以后养老生活的想象更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乌托邦。

比如从一年前就一直陆续被报道的“杭州老人租别墅抱团养老”——

 

这样的事其实在许多地方都曾见诸报端,只是不见得都有别墅这么优越的条件,但每次都会引来网友的一阵羡慕。

年轻人发自内心地觉得老年人这样的选择挺好。在生活尚能自理的前提下,和同龄人互帮互助、分享资源,满足彼此的感情需求也很重要。

 

大家甚至纷纷在评论区@自己的朋友们,相约50年后也要过上这种神仙生活,一起住在别墅里喝茶八卦搓麻将。

 

对于这代年轻人来说,他们更是觉得自己以后住养老院完全没什么大不了。

就像之前女明星焦俊艳面对催婚时在节目里说的,万一孤独终老了也没事,住进养老院,广场舞也照跳不误,没准还能碰上帅老头。

 

这些观念上的转变,说明一些人开始意识到,养老不一定只能和子女的生活紧紧捆绑,老年生活不见得就是盼子女回巢的孤独空巢老人。

就像韩剧《我亲爱的朋友们》里那样,大家虽然老了,却还拥有自己的独立生活,一边和老友们抱团取暖,把自己的黄昏活得有滋有味。

老年版老友记的生活,越来越成为这届年轻人心中理想的养老图景。

然而,事情真的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吗?

比起理想中的养老状态,年轻人却不得不先面对,自己的父母正在老去的事实。

当这一代独生子女真的难以负担赡养两个、甚至四个老人的重担时,“去养老院就行”可就不是过过嘴瘾而已了。

你向往养老院,养老院却不见得对你敞开大门。

七位数的高端老年公寓无法纳入一般人的考虑范围,而公立养老机构则比春运的火车票还“一位难求”。

早在2012年就有新闻报道称,北京某条件优越的公立养老院早已床位满负荷,还排了9000多人想住进来。但每年也只能空出二三十张床,“自理区”刚排到5年前登记的人。(来源:中国日报)

公开数据显示,2018年中国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缺口已经达到914万,且增速还在上涨。

来源:前瞻经济学人

民办养老院则常常面临入不敷出的经营困境,并且受困于专业护工的短缺和流失。

根据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的一项研究,至2020年,随着中国的半失能和失能老人数量增加,养老护工岗位应达到657万至731万。但目前中国的养老护工缺口在300万至500万人,新增老年护工的流失率为40%至50%。

 

硬件与软件上的不足,使得在目前的建设速度中,养老机构的生活还远非人人都向往的舒适和有尊严。

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敬老院,可能只是处于勉强维持的处境,为老人提供一间屋子、一张床板。

 

更触目惊心的是那些关于虐待、打人、玩忽职守的负面新闻,住进养老院反而情况变得更糟了。

 
 

就和中国社会许多问题一样,想求助于养老院颐养天年,依然是个用更多钱换更优质资源的问题。

别说年轻人想象中的养老生活能不能那么安逸完满,至少眼下面对“能不能把父母托付给敬老院”这个问题,都很棘手。

何况,在如今该怎么给父母养老这个问题上,压根就没有正确答案。

真正的核心并不只是“去养老院好不好”,而是子女和父母有没有好好沟通过,老人自己的意愿能不能被尊重。

有的做子女的觉得送父母到养老机构是最好的选择,但老人不愿意;也有的老人自己想去养老院给孩子减轻负担,但做子女的总是放不下心。

这些矛盾都有可能存在。

特别是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,子女其实也容易陷入反向“我是为你好”的专制。假如非要把他们推向自己不熟悉、不认可的生活环境,强迫他们接受某种价值观,效果只能适得其反。

归根结底,养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问题。关于社会能提供的支持,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。

那些还需要被关照和建设的方面,比如让解决伙食有问题的老人,有社区老年餐厅可以去;

白天子女上班、需要有人照料的老人,能有日间托管中心可寻求帮助;

那些不想离开原住社区的老人,有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可以选择,等等。

就像我们好好对待父母的晚年并不是把他们送进养老院就万事大吉,社会在养老方面的进步也不仅仅是加大对养老院建设的支持。

 

一个善待老年人的文明社会,需要用自己的进步去更适应老年人的需求,而不是让他们为了什么不得不逼自己适应现有的一切。

这件事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,我们的社会只能尽量做得更好一点。为的是让有需要的老年人和承担养老压力的子女有更多选择,让“老有所养”不至于那么遥不可及。

你和父母谈论过怎么赡养他们的问题吗?你希望自己过怎样的养老生活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~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(责任编辑:0)

本站关键词:无锡养老院无锡护理院无锡敬老院   

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或者原创,如有冒犯贵网站版权的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!

上一篇:鼓楼打造高品质全覆盖养老服务体系
下一篇:养老无小事点滴皆文章
返回列表

关注我们: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订阅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