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养老院、无锡敬老院、无锡康复院-无锡太湖今夕延年护理院2021年4月28日讯 近日,随着连续剧《八零九零》热播,与时下的家庭伦理剧不同,《八零九零》既不贩卖育儿焦虑,也不聚焦婆媳矛盾,年轻人的就业、社会住房问题都不在讨论范围内,而是更多地把观众的眼球定焦在了养老问题上。
播出短短8集,伴随着剧情的发展,养老的话题冲上了热搜,#当你老了会怎么养老#引发数万的讨论。
养老是一个社会问题,却不仅仅只是关于老人的问题。
01
“孤独死”
还是体面地活?
最初接触养老这个话题时,我大概11岁。
那时我们全家刚从一个镇搬到另外一个镇上不久,新家离原先的老家有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,离外婆家3个小时车程。
我记得当时是因为外婆生病了,加上年老,腿脚不利索,几乎不能行走。妈妈在和几个舅舅商量,外婆怎么养老的问题。
因为小舅舅在外省,四舅舅家经济条件不好,外婆也不愿意离开老屋到女儿家,同村住的大舅表示愿意给外婆养老,但有一个问题,就是外婆和大舅妈长久以来关系都不太好。
商量来商量去,似乎没有一个万全的办法。
每一个人在接近年老的时候,都一定会考虑养老的问题,外婆也一样,妈妈曾经说过,外婆在还没完全老去的时候,就不止一次对子女说过,等她老了,不用任何人给她养老,干到快不能动的时候,她就自己爬到大人山顶去一个人等死。
然而,想法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“真到老了,想爬上去自己死都做不到了。”
说完,妈妈深深一声叹息,不知是为外婆自此被困在了一张椅子上,直至生命消逝感到无奈,还是联想到了自己,从而担忧。
有一个词叫“孤独死”,意思是独居的老人突发疾病,因身旁没有家人、朋友及时发现,而孤独死去。
近年来,老人在家中“孤独死”的新闻屡见不鲜,因而养老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。
谁都会老去,谁都想要体面地安享老年生活,那么什么才是保障优质养老的必备条件呢?
网友们最多提到的就是一笔丰厚的养老金,一副足以应对岁月消磨的健康躯体,最好还要有孝顺的儿女,这样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住养老院,都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。
养老金不会凭空出现,天下掉馅饼的事年轻的时候都没机会发生,年老就更不用想了,身体健康除了天生爹妈给的基因外,后天的锻炼和养护才是王道,至于儿女是否孝顺,则基本取决于你的培育了。
兜兜转转,能否体面地养老还是取决于你自己。
套用奇葩说一句话,这道辩题看似在讨论用什么方式养老,实际是讨论养老吗?
不是!这道辩题讨论的是青壮年的时候,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变得更加从容。
02
很多事情
从年轻就注定了
知乎上一个关于“80后来谈谈我们怎么养老”的话题里,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。
#80后来谈谈我们怎么养老
杨小米为了父母养老的问题,带着父母参观了一个高档的全国连锁养老社区。
这个养老社区可谓是为老年人提供了养老一条龙服务,从衣食住行到娱乐健身,从医疗护理到兴趣拓展等等,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专业、舒适,生活上有质量保障,心理需求上有志同道合的朋友,免去了年老孤独的担忧。
这样优质的养老社区,几乎满足了所有人想象中的养老生活,这也让许多的参观者大呼“现在就想住进来”。
然而杨小米的父母并不喜欢。
为什么呢?
因为老人都是有圈子的。
据了解,住进这所养老社区的,大多都是高知、高管,很多是退休的大学教授、医生,企业的高管等。
这里要声明一下,选择怎样的养老方式,跟一个人的身份、地位、职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,而更多的是跟一个人年轻时候的状态、经历挂钩。
“这里的老人在年轻时,大都是很优秀,很出色的。”
他们首先对自己的人生走向有极强的把控力,求学时期,吃得了读书的苦,出社会后,吃得了生活的苦,无论在什么环境,都积极乐观去面对。
其次,他们在发展事业稳定家庭的同时,还不遗余力地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,让自己在业余时间还掌握了第二技能,摄影、绘画、手工、舞文弄墨、攀花弄草……
这不,年老了,也算有“一技旁身”,不至于整日无所事事,还能因此结识一帮志同道合的老友。
图片来源| 视觉中国
这样的人,即使不是在高档养老社区,也一样能让自己的老年生活精彩不断。
因为变老只是年龄,身体不如年轻时了,但很多东西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,老了还是原来那个圈子,生活方式也仍然延续年轻时的方式。
"
我要求你读书用功,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,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......
——选自作家龙应台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
"
这句话每个人都应该用来勉励自己,我现在这么努力学习、工作,为的就是能够选择优雅、从容地老去。
就像《人生果实》中的英子奶奶和修一爷爷,让我们看到了老去,也可以是浪漫和诗意的。
— END —
-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撰文 | 刘广球
文章排版 | 植诗韵
文章审核 | 侯丽萍
(责任编辑:0)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或者原创,如有冒犯贵网站版权的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!